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老年肌肉松弛可能是年龄增大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神经性疾病、肝脏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1、年龄增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个器官会逐渐衰退,肌肉也会发生萎缩,从而出现上述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老年人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肌肉松弛、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等,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等。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等原因所引起的疾病。由于骨质破坏,患者会出现肌肉松弛、乏力、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枸檬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4、神经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可能会导致支配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肌肉松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5、肝脏疾病
如果老年人患有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等,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容易导致体内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肌肉松弛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甘草酸苷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如果老年人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