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儿科
新生儿一直吃不饱多考虑是母乳分泌不足、缺乏安全感引起的,也可能是缺乏营养物质、肠绞痛、消化功能紊乱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母乳分泌不足
若母乳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吸吮不完全,此时就可能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家长要注意新生儿的吃奶姿势,要将乳头和乳晕含在嘴里,这样有利于新生儿吃奶。家长还可通过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然后放在冰箱内保存,这样可以延长母乳的存放时间。
2、缺乏安全感
当新生儿缺乏安全感时,可能会对母亲乳头过度依赖,进而出现一直吃不饱的假象。建议家长需要观察其在吸吮时是否伴随吞咽动作,如果没有则证明只是对乳头过于依赖的表现,需停止哺乳,并对孩子进行适当安抚,戒掉孩子这种不良习惯。
3、缺乏营养物质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之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成分缺乏,不能满足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调理。
4、肠绞痛
当喂奶不当时,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的肠胀气、绞痛,并会出现睡不好、体重增长慢、频繁哭闹等现象,由于新生儿无法用言语表达,则可能会误以为出现上述症状。此时需改变不良喂奶习惯,必要时,遵医嘱口服益生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5、消化功能紊乱
消化功能紊乱的新生儿可能会因为胃肠道功能不良、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导致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平时注意合理喂养,避免新生儿过量进食,如果新生儿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另外,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