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内分泌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2024-09-12 15:01:56

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老年骨质疏松内分泌原因主要是雌激素缺乏,此外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遗传因素、睾酮水平下降等多种内分泌原因引起。建议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接受针对性治疗。

1.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其缺乏会导致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折和其他骨骼相关的问题。补充雌激素是缓解此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使用天然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或者通过药物治疗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建议用温水吞服。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促进钙从骨骼中释放到血液中,长期作用下可能导致骨质流失。因此,高甲状旁腺素水平可能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过活跃的甲状旁腺组织,如甲状旁腺次全切术。术后24小时避免洗澡,注意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3.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时会影响钙的平衡,进而影响骨骼的矿化过程。长时间的维生素D不足可能会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补充维生素D是改善这一状况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3制剂来实现,如维生素AD软胶囊、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用40℃的温水吞服。

4.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史可增加个体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这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骨骼结构异常或代谢紊乱,使患者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对于具有遗传风险的人群,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并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如适当运动和均衡饮食。

5.睾酮水平下降

睾酮是一种男性荷尔蒙,也存在于女性体内,它参与调节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量。随着年龄增长,睾酮水平逐渐下降,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补充睾酮可以提高骨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注射丙酸睾酮,但需遵医嘱使用;还有甲睾酮片建议遵医嘱服用。

日常进行适度的负重锻炼,如散步和举重,也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若有严重不适,建议积极就医处理。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