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留置针在家流血了怎么办

2023-09-19 20:55:25
张碧云

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儿科

婴儿留置针在家流血了,需要根据流血的量来判断如何处理。如果是少量的血迹,可以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是大量的血迹,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如果婴儿留置针在家后有少量的血迹流出,可能是婴儿的手或者脚抽动时导致留置针断裂所致。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可以用消毒棉签对留置针伤口进行按压止血即可,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干燥,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出血量较多,并且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可能是留置针操作不当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留置针部位进行止血消毒处理,如果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婴儿的日常护理,避免用手抓挠留置针部位,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引起出血的情况。如果婴儿出现不适的症状,建议家长带婴儿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婴儿留置针怎么回事怎么办
婴儿留置针有血可能是由静脉内压力过高、留置针位置不当、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局部压迫不够、留置针软管弯曲或折叠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1.静脉内压力过高患儿哭闹、局部肢体受压或输液速度快等都可能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从而使血液进入留置针。一旦发现留置针出血,家长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停止使用该留置针,并评估出血情况。2.留置针位置不当如果留置针的位置不在正确的静脉上,或者插入过深,都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可能是因为操作过程中对静脉造成了损伤,导致血液渗漏到周围组织中。此时需要由医生重新评估并选择适合的穿刺位置,避免靠近关节活动处。确保穿刺过程中针头完全进入血管,避免部分在血管外刺激血管壁。3.留置针固定不牢固若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如松动、移位等,也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是因为移动的留置针会增加血液流动的风险,使得血液更容易流入留置针中。此时应由专业医生操作,及时更换新的留置针,并重新进行穿刺和固定。4.局部压迫不够如果局部压迫力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因为压迫力度不足会使血液容易从穿刺部位流出,进而流入留置针中。拔针后应立即使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轻轻按压出血点,直至出血停止。同时,压迫时应保持适当力度,既不过轻也不过重,以免损伤周围组织或影响止血效果。5.留置针软管弯曲或折叠如果留置针的软管被弯曲或折叠,也会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是由于软管弯曲或折叠会影响液体的正常流动,使血液逆流至导管中。如发现软管弯曲或折叠,应及时调整其位置并重新固定,确保软管畅通无阻。针对以上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风险。此外,应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宣教工作,指导其正确使用和固定留置针,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唐书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孩子23个月,留置针针头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孩子23个月,留置针针头出血可以通过更换部位、压迫止血、药物治疗、包扎、输液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1、更换部位如果孩子在输液时,出现了扎针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此时家长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导致出血的情况加重。2、压迫止血如果出血量相对比较多,而且出血的部位在血管内,家长可以使用医用棉签或者无菌纱布进行压迫止血,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3、药物治疗如果出血量相对比较多,而且出血的部位在血管外,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4、包扎如果出血量相对比较多,而且伤口比较深,家长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5、输液治疗如果出血量相对比较多,而且伤口比较深,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的急诊科,通过注射用氨甲环酸、维生素K1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果出血量比较多,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的急诊科,通过血管结扎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孩子出现伤口部位沾水的情况,以免诱发感染的情况。

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