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脚后跟腱鞘炎多考虑是慢性劳损引起的,也可能与外伤、急性细菌性感染、类风湿关节炎、腱鞘囊肿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病因以及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
1、慢性劳损
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脚后跟部位长期受到摩擦,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容易引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及时停止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2、外伤
如果脚后跟部位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24小时后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3、急性细菌性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自身卫生,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部位受到细菌入侵,从而诱发炎症,常见的症状有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消除炎症,控制感染的作用。
4、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肿胀、发热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
5、腱鞘囊肿
可能是长期炎症刺激、劳损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局部出现囊肿,一般会出现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也可能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也可以通过穿刺抽液的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