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君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皮肤性病科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长湿疹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1、一般治疗:主要是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物,减少搔抓,避免热水烫洗,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等。同时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以缓解瘙痒等症状,减少湿疹的复发。
2、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氧化锌糊剂等;慢性期以肥厚、苔藓样变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
3、口服药物治疗:适用于瘙痒严重或伴有感染等情况。抗组胺药物可用于止痒,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于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具体的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4、物理治疗:紫外线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窄谱中波紫外线,可用于慢性湿疹,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皮损愈合。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特殊部位的湿疹,物理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长湿疹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易致敏食物,如海鲜、牛奶等,以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