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群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妇产科
临床上并没有妊娠期抗病毒干预的病毒阈值这一说法。一般情况下,如果孕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1、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肝病,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3、梅毒螺旋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并且出现了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4、风疹病毒
是一种小分子RNA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如果孕妇感染了风疹病毒,并且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昔洛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5、巨细胞病毒
是一种疱疹病毒,可通过胎盘及产道传播,也可经输血及器官移植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并且出现了发热、黄疸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更昔洛韦分散片、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均需严格遵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若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