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脑梗塞的金标准是什么

2023-09-28 11:10:03
闫振文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脑梗塞临床上通常指的是脑梗死,临床上没有诊断脑梗死的金标准这种说法,诊断脑梗死的标准主要包括症状表现、病史检查、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诊断。

1、症状表现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方面的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同向性偏盲、外展神经麻痹等情况,甚至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2、病史检查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且长时间吸烟喝酒,可能会导致脑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的发病概率。因此,患者还需要进行血压检查、血糖检查、血脂检查等项目。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检查、头部MRI检查等,能够明确大脑内部是否存在梗死灶,并且可以判断梗死的面积大小。

4、脑脊液检查

脑梗死患者在进行脑脊液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脑脊液的外观呈现微混或呈稠厚状,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也会有所增高。

5、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是利用肌电图检查判断患者的肌肉是否出现了病变的情况,从而可以初步诊断脑梗死患者的受损部位以及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工作,避免吃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如肥肉、咸菜等。若确诊为脑梗死,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