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0.21克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9-08 12:33:1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则蛋白尿0.21克即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正常人24小时蛋白尿小于0.1g。如果出现该结果,则可能是外伤、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等原因导致。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治疗。
1.外伤:当患者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会损伤肾脏组织,从而会出现少量血尿的情况,并且伴有上述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恢复。
2.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链球菌感染所致,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肾小球,使其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上述现象,还可能有水肿、少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高血压肾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长期饮酒造成的。患病以后容易造成肾功能受损,所以会有上述表现,同时还会伴随眼睑浮肿、浑身乏力的症状。可以遵照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并发症,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形成蛋白尿,诱发上述指标异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进行治疗。
5.慢性间质性肾炎:通常是自身免疫异常以及遗传原因所造成的,会造成肾小管萎缩以及坏死,甚至会影响体内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可以配合医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扩张血管,改善肾脏微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对于病情比较严重者,需要及时通过肾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积极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