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运动功能评定

2024-09-02 22:23:46
张波波

张波波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骨科

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主要通过肌力测试、肌张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试、神经反射测试以及步态分析等方式来进行。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以具体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差异。

1.肌力测试:通常情况下,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症状,在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时,首先需要对其肌肉力量进行检测。如果患者的肌肉收缩能力丧失,则说明其肌力为0;如果仅存在轻微收缩的能力,则说明其肌力为1-5级;若能够正常收缩,则表明其肌力在6级以上。

2.肌张力测试:在脊髓损伤患者未受伤部位被动屈曲各关节,会感觉到阻力,此时则代表该处肌肉张力正常。若不能产生对抗阻力,则为弛缓型;若能抵抗一定的外加阻力,则为痉挛型。通常情况下,痉挛状态越重,张力越高,病情也较为严重。

3.关节活动度测试:该检查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各关节进行被动伸屈和旋转等活动来判断其是否能完成相应的动作。对于轻度损伤者而言,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异常情况,而对于重度损伤者则可能完全无法移动。

4.神经反射测试:除了要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之外,还需要对神经反射进行测试。因为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神经传导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反射异常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对该项指标进行评价时,需要观察是否存在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现象。

5.步态分析:此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行走时的动作模式和平衡状态。如果患者的步态不稳或者有明显的跛行等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下肢功能障碍的问题。

脊髓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运动功能评定,并且定期复诊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变化。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相关推荐
脊髓损伤评定
脊髓损伤的评定通常使用国际标准化的分级系统,如ASIA分级标准,该标准将脊髓损伤分为五个等级,即A级、B级、C级、D级和E级。1、A级: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患者通常表现为下半身完全瘫痪,大小便失禁,且损伤部位以下没有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2、B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功能部分保留,但运动功能完全丧失,患者可能能够感知到刺激,但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3、C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功能保留,且有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患者能够进行部分运动,但力量较弱。4、D级: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均存在,且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患者能够进行较为有力的运动,但仍可能受到部分限制。5、E级:正常,并没有脊髓损伤的迹象,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正常。脊髓损伤的评定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损伤程度和受损范围,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脊髓损伤评定时,应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或康复师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评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卢新昌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防止关节痉挛
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通过功能锻炼、按摩、药物治疗、针灸、康复训练等方式来防止关节痉挛。1、功能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防止关节挛缩,促进患者的肌肉、关节功能恢复。患者可以进行肌肉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防止关节挛缩。2、按摩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肌肉痉挛,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还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有利于病情恢复。但是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避免用力过大,导致病情加重。3、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巴氯芬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来缓解肌肉痉挛,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来缓解疼痛。4、针灸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以缓解关节挛缩,但是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导致病情加重。5、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防止关节挛缩,还可以提高肌肉力量,促进病情恢复。患者可以进行肌肉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防止关节挛缩。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