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儿内科
婴儿留置针有血可能是由静脉内压力过高、留置针位置不当、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局部压迫不够、留置针软管弯曲或折叠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1.静脉内压力过高
患儿哭闹、局部肢体受压或输液速度快等都可能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从而使血液进入留置针。一旦发现留置针出血,家长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停止使用该留置针,并评估出血情况。
2.留置针位置不当
如果留置针的位置不在正确的静脉上,或者插入过深,都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可能是因为操作过程中对静脉造成了损伤,导致血液渗漏到周围组织中。此时需要由医生重新评估并选择适合的穿刺位置,避免靠近关节活动处。确保穿刺过程中针头完全进入血管,避免部分在血管外刺激血管壁。
3.留置针固定不牢固
若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如松动、移位等,也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是因为移动的留置针会增加血液流动的风险,使得血液更容易流入留置针中。此时应由专业医生操作,及时更换新的留置针,并重新进行穿刺和固定。
4.局部压迫不够
如果局部压迫力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因为压迫力度不足会使血液容易从穿刺部位流出,进而流入留置针中。拔针后应立即使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轻轻按压出血点,直至出血停止。同时,压迫时应保持适当力度,既不过轻也不过重,以免损伤周围组织或影响止血效果。
5.留置针软管弯曲或折叠
如果留置针的软管被弯曲或折叠,也会导致血液流入留置针中。这是由于软管弯曲或折叠会影响液体的正常流动,使血液逆流至导管中。如发现软管弯曲或折叠,应及时调整其位置并重新固定,确保软管畅通无阻。
针对以上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风险。此外,应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宣教工作,指导其正确使用和固定留置针,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