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病毒性面瘫,通常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面神经等因素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病毒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引起。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会导致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侵犯面神经,诱发上述疾病。当病情比较严重时,还可能会累及感觉神经,引起耳部疼痛、味觉障碍、唾液分泌异常等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能够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营养神经,缓解不适症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面部的保暖措施,避免患处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