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骨后倾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2024-05-22 10:57:46

许鸿智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 骨科

盆骨后倾可能由不良坐姿、运动强度过大、肌肉力量不足、长期穿高跟鞋、分娩后恢复不良等因素导致。建议患者调整坐姿、加强核心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并在产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1.不良坐姿

不良坐姿可能导致腰部、臀部和大腿后侧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导致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会导致骨骼结构发生改变,如出现盆骨后倾的情况,还有近视、驼背、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症状。改善不良坐姿是关键,建议定期调整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和垫子来支撑身体。例如,在工作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几分钟,以缓解肌肉紧张。

2.运动强度过大

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特别是当运动强度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时。这可能导致肌肉失去平衡,从而影响骨骼的位置,严重时出现盆骨后倾、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减少运动强度并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必要的。例如,在开始新的锻炼计划前,应逐渐增加运动量,而不是一开始就过度训练。

3.肌肉力量不足

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无法维持正确的姿势,特别是在站立或行走时。这可能导致骨骼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盆骨后倾、疲劳的症状。增强相关肌肉的力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患者可以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强化练习来加强核心肌群和下肢肌肉。例如,平板支撑和单腿深蹲等练习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力量。

4.长期穿高跟鞋

长期穿高跟鞋可能会影响足部和膝盖的正常功能,导致步态异常。这可能导致脊柱和骨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盆骨后倾、指头变形、踝关节损伤等危害的发生。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并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重要的,可以选择低跟或平底鞋,以减轻对脚和膝的压力。此外,穿着舒适的鞋子也可以帮助改善步态。

5.分娩后恢复不良

分娩过程中,骨盆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可能会受到拉伸或撕裂,需要时间来修复。如果产后恢复不当,可能导致骨盆位置不稳定,如出现盆骨后倾的情况,还有腰腿痛等情况。产后康复训练对于促进骨盆恢复至关重要。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肉和核心肌群的强化训练,以帮助稳定骨盆。例如,凯格尔运动是一种有效的盆底肌肉训练方法,每天要练习3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

针对盆骨后倾的问题,建议定期进行骨盆稳定性测试,以评估骨盆的位置是否正确。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对骨盆的压力。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