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肠梗塞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可以吃蔬菜汤、小米粥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肠梗阻引起的不适症状。
2.适当运动
建议患者可遵医嘱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及被动运动,如腹式呼吸练习,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注意将气息集中在腹部,使胸腔保持稳定,每日数次。适度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肠管粘连,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病情。
3.针灸
针对肠梗阻,在专业医师操作下选择足三里穴、天枢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时间为半小时。针灸这些穴位能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排便和排气,对于缓解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作用。
4.推拿
患者可在医生帮助下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打圈按摩,每日一次。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从而减轻因积气造成的肠腔狭窄而引发的堵塞现象。
5.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枳实导滞丸、保和丸等中成药来改善病情。枳实导滞丸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保和丸口服,水丸一次6-9克,一日2次,小儿酌减。上述药物中含有大黄、厚朴等中药材,能够起到理气消胀以及通里的功效,进而辅助治疗肠梗阻。
在治疗肠梗阻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取,预防便秘发生,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