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从而明确病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临床症状
感染性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甚至会伴随胸痛的症状。
2、病原学检查
如果患者在进行病原学检查时,发现心肌组织中存在柯萨奇B组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病原体,也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
3、心电图检查
患者可以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比如心跳加快、心慌心悸等,也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4、心肌酶学检查
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如果出现心肌细胞受到损伤的情况,患者的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5、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对心脏部位进行扫描,从而判断心脏部位是否存在病变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心肌炎,可能会出现心脏扩大、室壁运动减弱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以免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