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冷汗是指畏寒、肢冷而出汗,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也可能是气血不足、阳虚、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等原因导致的。
1、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体内的热量流失,从而出现身体发冷汗的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进行改善。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的情况,可能与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气短、心悸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冷汗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八珍颗粒、气血双补丸等药物治疗。
3、阳虚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使温暖、推动、气化和蒸腾等作用减弱,而出现的一系列衰弱证候的总称,可能与饮食不当、长期熬夜、久病不愈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温度低、精神疲倦、冷汗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口服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出冷汗。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多由饮食习惯不良如长期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或生活习惯不良如长期熬夜等因素引起。其症状主要有胃痛、口淡不渴、出冷汗、呕吐、腹泻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的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