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一般情况下,抗焦虑药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脑内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
5-羟色胺是一种传导神经递质,一般可以调节情绪、影响睡眠、缓解疼痛等。当5-羟色胺水平降低或升高时,通常会导致人体出现焦虑、紧张、易怒等情绪,长期以往可能会引起焦虑症。而抗焦虑药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内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症的效果。
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这些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一般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但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抗焦虑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