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归脾丸脸色不黄了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10-12 09:25:43
范铁兵

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中医内科

吃了归脾丸脸色不黄了可能是药物作用、气血两虚好转、脾气虚改善、肝郁气滞缓解、血瘀导致的。此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药物作用:归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如果心脾两虚患者的病情较轻,而且自身对药物吸收较好,则会出现吃了归脾丸脸色不黄的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可以继续遵医嘱服用药物。
2.气血两虚好转:归脾丸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当疾病得到控制以后,会出现脸色发黄的现象减轻或者消失的情况。此时也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分紧张和焦虑,继续遵医嘱用药即可。
3.脾气虚改善:归脾丸能够起到健脾养心的效果,因此对于脾气虚引起的食欲下降以及大便溏稀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随着身体的恢复,营养吸收充足,可能会导致肤色发生变化,但具体原因还需咨询专业中医师。
4.肝郁气滞缓解:归脾丸还适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引起的病症,比如心慌、乏力、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等。而肝主疏泄,如果肝脏的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功能,还会导致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情况发生。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如果肝郁气滞的症状已经得到缓解,可能就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适当按摩腹部,并注意清淡饮食来调理。
5.胃气虚好转:如果患者存在胃气虚的情况,并且出现了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服用归脾丸以后能够起到改善作用,当病情逐渐恢复以后,会引起上述情况发生。患者应该继续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
此外,从西医角度来说,归脾丸对贫血、月经不调也有一定帮助,建议在医生辨证下用药。另外,孕妇要慎服此药,以免引发流产。

相关推荐
归脾丸瘦了20斤
张婷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三甲

归脾丸本身不具备瘦身功效,吃归脾丸瘦了20斤可能由于该药物能够达到帮助调理心脾两虚的症状,身体虚胖的情况也能得到改善,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但也不排除是精神因素、药物不良作用等导致的身体变瘦。1、正常药物反应: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补血等功效,可用于改善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造成的心悸气短,同时对于失眠健忘和头晕头痛、面色萎黄也能起到调理的效果。归脾丸属于一种滋补性中药,如果身体比较瘦弱或者是出现了虚不受补的状态,就有可能在吃完药物之后导致身体变瘦。2、精神因素导致:长期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失眠多梦、精神萎靡,使患者情绪低落、食少乏力,甚至逐渐消瘦。建议用药期间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可由专业医生进行心理疏导。3、药物不良作用:归脾丸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常见有腹胀、呕吐、食欲不振,影响患者食物的吸收与摄入,逐渐消瘦。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视情况更改剂量或更换药物,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不良反应影响身体的营养摄入和药物疗效。此外也不排除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消瘦,西医方面常见于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消耗性疾病。如果是突然变瘦,或用药期间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比如盗汗、乏力等,需要警惕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了解具体情况。
怎样吃归脾丸不上火
出现食欲不振、心悸失眠,不少人会用归脾丸来调整。但归脾丸虽好,用药禁忌可不少,稍有使用不当就可能引起上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掌握好适用人群和禁忌很关键。避免上火措施一:了解适用人群不可少归脾丸是中医学的经典方剂,由党参、炙黄芪、炒酸枣、炒白术、茯苓、制远志、龙眼肉、当归、炙甘草、木香、大枣制作而成,具有益气健胃、养血安神的功效。用药时,病理基础是过度地饮食思虑,劳伤心脾,气血亏虚,符合这个病证条件才可以使用归脾丸。简单来说,就是心脾两虚的患者才能服用,如果仅仅脾虚或者血虚是不能用药的。心脾两虚的患者主要有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神疲、食欲缺乏、崩漏便血,以及舌淡苔白,脉细等表现。避免上火措施二:禁忌人群要远离虽然还有不少中医证型可出现心悸失眠、食少的症状,比如阴虚火旺或者湿热阻滞,但不适宜使用归脾丸。因为,这类人群的机体本就处于偏阳热躁动状态,或者是邪气蓄积的状态中,再使用归脾丸,就相当于进一步滋补。而由于机体压根不缺乏,所以药物成分并不能被消化吸收掉,而会作为一种多余的有害物质蓄积于体内,于是积热就产生了,从而上火。所以,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切不可盲目乱用,只有正确规范地使用归脾丸,才能有效避免上火。避免上火措施三:规范服药不可缺归脾丸属于丸剂,吃药时一般是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不宜使用其他方式服药。同时,用量一定要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这些都可以规避上火。避免上火措施四:生活调整有帮助归脾丸用药期间应调整好生活方式,比如多喝水,不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热去火、凉润的新鲜蔬菜水果,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等,也都有助于预防上火。[1]朱本浩.上火的生活调理[J]. 家庭医学,2023(3):10.[2]黄世敬,翁维良.中成药临床应用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38.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