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儿科
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一般由肝脏和肾脏产生。引起儿童酮体高的原因通常包括过度饥饿、剧烈运动、营养不良、急性乙醇中毒、糖尿病等。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过度饥饿: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分解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的酮体浓度增加。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同时还要注意让儿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剧烈运动:若儿童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了大量运动,则会导致肌肉产生无氧代谢,从而导致体内酮体升高。该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在适当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3.营养不良:由于儿童平时饮食不当,如偏食、挑食等,导致体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无法满足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可能会引起上述情况。家长需及时纠正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多给儿童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改善症状。
4.急性乙醇中毒:若儿童不慎饮用含酒精饮品,则会引起乙醇中毒的情况发生。随着乙醇的不断代谢,会对肝脏组织造成损伤,影响肝糖原合成和储存,从而诱发上述症状。儿童需要遵医嘱应用美他多辛胶囊、盐酸纳洛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糖尿病:糖尿病: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机体功能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容易受到疾病侵袭。当患有糖尿病时,则会出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情况,为满足正常糖代谢所需,会使机体分解脂肪来供能,因此就会诱发上述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对于酮体轻度升高的儿童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以及适当增加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而对于重度升高的儿童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家长要注意带儿童进行复查,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