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个体应用语言产生语音错误,造成听者感知、理解、分析和反馈发生困难的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总称。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听力障碍、口腔及肌张力异常、语言环境不良、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遗传因素
如果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有功能性构音障碍,可能会增加后代患病的风险,从而引起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语音训练、呼吸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阿托品片、丁溴东莨菪碱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听力障碍
如果患者的听力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无法正确接收语言信号,从而引起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佩戴助听器的方式改善听力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3、口腔及肌张力异常
如果患者的口腔肌肉张力过高或者过低,可能会导致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4、语言环境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远离嘈杂的环境,如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等。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语言功能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
5、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功能性构音障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出现过激的情绪。如果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