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发纲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眼科
高度近视是指600度及以上的近视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是这种情况,则可能会出现飞蚊症、视网膜变性、黄斑区退行性改变、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周边部豹纹状变性等疾病。
1.飞蚊症: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导致玻璃体逐渐液化,其黏度降低,容易形成小片状漂浮物。这些漂浮物随着眼球运动而移动,导致眼前出现黑点或线条,即飞蚊症。
2.视网膜变性:随着年龄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眼球后极部的视网膜可能会发生萎缩,变得不均匀,甚至形成裂孔,进而引起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3.黄斑区退行性改变:高度近视可能导致黄斑区的视网膜脉络膜变薄,使得组织供氧差,从而加重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变或囊样变性。
4.后巩膜葡萄肿:由于高度近视时眼球前后径拉长明显,常会引起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即眼球后部巩膜组织向外膨出,从而可能会影响眼部健康。
5.视网膜周边部豹纹状变性:高度近视可能导致眼轴在被逐步拉长,但视网膜的长度有限。因此,视网膜逐步拉伸,导致视网膜的色素紊乱,呈现豹纹状。
建议存在上述情况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并定期进行复查。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屈光手术一般指视力矫正手术的方式矫正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