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病理分型,也被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单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疾病,表现为骨髓中红细胞系病态造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进而引发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骨髓的无效造血,此时传统的补血、补铁等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等贫血症状,且易反复感染,出血倾向增加。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阿扎胞苷,以及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等药物改善造血功能,缓解贫血症状。
然而,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较高。尽管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长期效果并不稳定,可能仍需输血支持治疗。此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但该方法也受限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移植供体等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铁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豆类等,以支持造血功能。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预防感染,并遵医嘱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