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鹤洋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胃肠外科
胃底小息肉0.2cm一般不能自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上皮层并向胃腔内突出的有蒂或无蒂的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疼痛、烧心等上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胃息肉发病通常与感染、慢性炎症、药物刺激等有关,胃上皮细胞在刺激下出现过度增殖,形成隆起于胃黏膜的良性病变,增生的胃上皮细胞一般不会自行萎缩、凋亡,所以息肉一般不会自己消失。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有便血现象,可以遵医嘱口服凝血酶冻干粉、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对于无癌变风险或癌变概率小的息肉,可不行息肉摘除术,观察随访即可,但一般也是不会自愈的。如果是胃内的单个或多个散发具有癌变倾向的息肉或有症状的息肉,无论是否为腺瘤性息肉,都应该在内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鸡蛋羹等,补充营养。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