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中医科
脚凉、脚底有汗、不排尿可能是由于阳虚导致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阴虚的表现。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中医中,肾主水,可以调节体内水分的代谢,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均起于足底部的涌泉穴,循着人体的小肠经下行至小趾外侧端,因此该穴位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若存在阳气不足的情况,则会导致温煦失职,从而引起上述现象。此时可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缓解,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穴、命门穴等。
但若是排除精神紧张等因素后,仍然频繁自觉脚冷、脚心出汗且无小便异常时,考虑为阴虚所致。如肝肾阴亏可累及到肾脏藏精的功能障碍,致使精血和津液化生和运行受阻,不能上荣于头面、内养于血脉,即可诱发一系列不适反应,比如腰膝酸痛、形体消瘦以及手足心热等。对于此类情况,需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气血两虚有关。当机体内的气血严重耗损,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导致手脚冰凉、出虚汗的症状发生。若由脾胃虚弱所引起者,还可伴有食欲减退、疲倦乏力等症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选择八珍汤、人参归脾丸等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