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综合征。如果出现该疾病以后,在住院一周后开始出血的情况,则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高血压、动脉瘤等因素有关,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情绪激动:若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常生气或者哭泣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再次出血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并且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2.剧烈运动: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通常体质较差,如果过早进行锻炼或者运动不当,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以及血压波动,从而诱发上述情况。建议家属加强看护,避免患者过度劳累。
3.高血压: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控制血压水平,若护理不当则可能导致血压骤然上升,进而引发再出血的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更换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动脉瘤:该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动脉壁先天性异常所造成。一旦确诊为该疾病,就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修复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清淡,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