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指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因素、肝脏疾病等原因有关。
1、免疫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2、遗传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患有该疾病,可能会导致子女患有此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诱发该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醋艾曲泊帕、罗米司亭等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咨询医生,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5、肝脏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使血小板生成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