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宝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普外科
手上留置针一动就痛可能是由于皮肤过敏反应、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部位神经损伤、静脉曲张、静脉炎等原因引起的。若不适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则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皮肤过敏反应
手部皮肤对留置针材料产生过敏反应,会导致局部红肿、瘙痒和疼痛。这是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对异物产生的过度反应。建议立即去除留置针,避免过敏原继续刺激皮肤。用温水清洗穿刺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如果瘙痒严重,可以遵医嘱局部涂抹一些抗过敏的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盐酸赛庚啶乳膏等。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
2.穿刺部位血肿
当穿刺过程中导致血管破裂时,血液可能会积聚在周围组织中形成血肿。这可能导致疼痛、触痛和局部肿胀。可以用冰袋冷敷血肿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同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如果血肿持续增大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穿刺部位神经损伤
穿刺操作可能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压迫或损伤,导致感觉异常和疼痛。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日常活动和舒适度。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建议温水送服。同时,观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有异常变化,如麻木、无力等,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
4.静脉曲张
长期留置针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发展为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会引起静脉扩张、扭曲和瓣膜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对于静脉曲张,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肢体,如走动、抬高下肢等。
5.静脉炎
长时间留置针可能导致感染或刺激,诱发静脉炎症。静脉炎会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静脉回流。建议停止在该静脉输液,更换输液部位。用硫酸镁溶液湿敷炎症部位,每次湿敷20-30分钟,每天2-3次,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建议患者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持续的疼痛、发红或渗液等情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就医以排除感染或其他潜在问题。此外,定期复查和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的意见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