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及糖脂代谢疾病包括哪些

2023-09-19 20:54:26
王俊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和糖脂代谢疾病包括很多种,常见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

1、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患者在可以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类药物来治疗改善,以免病情持续加重。

2、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肾脏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甚至应激性溃疡诱发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以加强身体锻炼运动为主,配合规律的生活作息,减少精神压力,戒烟戒酒的好习惯,尽量不熬夜等一系列的生活方式调整为辅助治疗的方式为主,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恶化及其他危害的发生。

相关推荐
糖皮质激素在心血管中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心血管中应用:一,急性心肌梗塞激素,可以影响梗死区的愈合,大量反复应用可能会引起心室破裂或室壁瘤形成,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一)心源性休克,应该尽早在休克发生46小时内,应用中等剂量或者是大剂量,一般应用三到五日。(二)严重的房室或者是束支传导阻滞,激素就可以减轻传导系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加速房室传导,常用剂量为中剂量,短疗程。(三)梗塞后综合征,短疗程小剂量的应用,症状改善后停用。二,急性心肌炎,急性感染最好不用,以防止感染扩散,但是病情危重,有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休克时可以酌情应用。三,风湿性心肌炎或者是风湿性心瓣膜病,风湿活动是抗风湿治疗,现在风湿活动造成顽固性心力衰竭,持续小心各种心律失常,以及抗链o增高者,可以考虑应用激素,二尖瓣分离术后,治疗风湿活动,可以防止瓣膜再黏连。四,心包炎,(一)结核性心包炎,激素治疗可以促进心包渗液的吸收,减轻或者防止黏连,(二)放射性心包炎,中剂量,中疗程。五,顽固性心力衰竭,激素可以使细胞水肿减轻,血钠升高,改善低血压的状态,可以结抗抗利尿激素,减轻水钠潴留。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用于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顽固性修心衰竭。七,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活动期八,结缔组织病导致的心脏损害。

孙瑞英 主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一个统称,危害主要包括心脏功能受损、脑血管功能异常、高致残率与高死亡率、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复发与长期影响。1、心脏功能受损:无论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还是各种心律失常,都会导致心脏射血功能出现障碍。意味着心脏不能保证射出足够的血,无法供应给身体其他脏器组织,包括心脏本身,引发缺血缺氧和功能下降。严重时,心脏射血功能异常还会导致猝死。2、脑血管功能异常: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同样具有致命性危害。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脑的功能,导致死亡率高。即使患者能够保命,也可能会伴随偏瘫症状,如行走困难、感觉异常、视觉异常等,严重影响生命质量。3、高致残率与高死亡率:这类疾病往往导致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栓等,往往危及患者生命。4、影响生活质量: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常出现头痛、头晕、胸痛、胸闷、偏瘫、吞咽困难以及痴呆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压力。5、复发与长期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是复发性疾病,一旦患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这类疾病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负担。改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尽量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日常需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张淑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