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妇女脚踝浮肿可能是由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脚踝扭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脚踝部位出现水肿、麻木、刺痛。建议患者不要久站久坐。久站后要适度休息10分钟,久坐后站起来活动10分钟,通常适当休息后一般可以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2.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后容易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对于脚踝扭伤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敷的方法进行处理。用毛巾包裹干净冰袋置于患处5-10分钟。低温能起到收缩毛细血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肿胀反应,缓解充血状态。
3.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部静脉内凝结,阻碍了血液回流,从而引起脚肿、腿肿的情况发生,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需要抗凝治疗,如遵照医师处方口服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以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
4.肾炎
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可使血浆蛋白漏出至尿液中,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滞留于体内,进而引起脚踝部水肿,还可能伴随蛋白尿、血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温水送服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药物进行治疗。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废物和多余液体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少尿、水肿、食欲减退为常见症状,患者会出现脚踝浮肿的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改善病情,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甲状腺功能测定等辅助检查,以便进一步确定诊断并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还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低蛋白饮食,盐的摄入量每天要控制在3克以下,水也要尽量少喝,尤其是饮料不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