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重症肾脏病血液净化科
尿原性脓毒血症一般指尿脓毒血症,可能是由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输尿管狭窄、尿道狭窄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反应。当细菌进入膀胱并繁殖时,它们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导致尿脓毒血症。针对膀胱炎引起的尿脓毒血症,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地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温水送服即可。同时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尿量,冲洗膀胱。
2.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由上行性感染引起,当细菌从下泌尿系统向上蔓延至肾脏时,会导致肾实质受损,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诱发上述疾病。对于肾盂肾炎所致的尿脓毒血症,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进行治疗。日常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
3.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前列腺分泌物中的细菌进入血液,进而引发全身感染,即尿脓毒血症。此外,慢性前列腺炎还可能影响排尿功能,增加尿液反流的风险,进一步加重感染。针对前列腺炎引起的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等缓解疼痛。服用方法通常为温水送服。日常应避免久坐,每坐1~2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4.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狭窄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当细菌侵入血液时,就会引发尿脓毒血症。狭窄处的局部压力增高也会使组织缺血缺氧,易发生坏死,加剧感染。治疗包括遵医嘱手术干预,如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可以解除狭窄,恢复正常的尿液流动。术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5.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会影响尿液排出,使得尿液积聚在膀胱中,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当细菌进入血液时,就可能导致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尿道狭窄的治疗可以通过尿道扩张术来缓解,也可以考虑尿道成形术,以扩大尿道口径,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术后患者应避免憋尿,及时排尿,通常每隔1~3小时排一次尿,减少尿液潴留的时间。
在处理尿脓毒血症时,应积极寻找并消除感染源,同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其他生命体征。建议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培养,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泌尿系统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