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60岁以后人体各个器官会出现老化,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疾病。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血压升高不明显,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方式来控制血压。如果血压升高较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60岁以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会下降,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部血管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容易出现脑梗死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60岁以后,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建议老人去医院做全面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的情况,如果老人出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