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洛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口腔科
青少年牙周炎可能是由牙菌斑积聚、遗传因素、咬合异常、免疫系统失调、糖尿病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诊治。
1.牙菌斑积聚
牙菌斑是附着于牙齿表面的一层黏性薄膜,由细菌、食物残渣等组成。当牙菌斑长期不被清除时,会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发炎,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建议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确保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2.遗传因素
青少年牙周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亲属患有此病,则子女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由于基因的影响,个体对某些致病菌更易感,从而加速了牙周破坏的发生。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青少年,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自身是否存在易感基因。一旦发现易感基因,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等。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洗牙,以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3.咬合异常
咬合异常包括错颌畸形、深覆颌等问题,可能导致局部牙龈受到持续的压力,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正畸治疗来调整咬合关系,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对于咬合异常的青少年,应及时进行正畸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减少食物嵌塞和牙菌斑积聚的风险。还有避免长期食用过硬、过粘的食物如坚果、软糖、糍粑等,以减少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损伤。
4.免疫系统失调
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使得机体无法有效对抗口腔中的有害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并侵入牙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尽量在每晚十点前入睡。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这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容易诱发感染。同时,高血糖还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加剧病情进展。对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建议每天饭后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散步,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盐酸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来控制血糖。
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洁牙和牙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变部位。此外,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D,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