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细菌和病毒和支原体感染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义不同、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不同、传染性不同等。
1、定义不同
细菌感染指的是细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毒感染指的是病毒侵入机体,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的病理现象。支原体感染通常是指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支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进行生长与繁殖,变为致病菌群的情况。
2、病原体不同
细菌感染是指细菌侵入人体内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感染指的是病毒通过不同的方式侵入机体,并在易感的宿主细胞中增殖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支原体是一种简单的单核细胞,大小一般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常见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3、临床表现不同
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咳嗽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5、传染性不同
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等。病毒感染可能会通过呼吸道、间接接触、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支原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生殖器进行传播。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