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灌脓、流水怎么办

2023-09-12 17:49:28
党华

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耳朵灌脓、流水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疖肿、外耳道湿疹、耳部带状疱疹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外耳道炎: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可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诱发外耳道黏膜水肿、充血,甚至溃破,流出脓性分泌物。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滴耳液治疗,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
2.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通常由感冒、鼻窦炎等因素引发,可表现为耳朵疼痛、听力下降以及耳内流脓水等症状,进而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照医嘱使用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用复方氯霉素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控制感染。
3.疖肿:是毛囊及其深部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可发生于耳部,主要表现为小硬结节,还可伴有红肿及灼热感,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上述现象。早期可通过局部理疗方法促进吸收,必要时可切开引流排脓。
4.外耳道湿疹:可能与过敏原刺激有关,可导致局部皮肤瘙痒、糜烂、流水等情况,造成上述症状,且容易继发感染。一般可配合医生外用硼酸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以保持干燥,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炉甘石洗剂清洗局部,改善不适症状。
5.耳部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可累及面神经及听神经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当病毒侵犯三叉神经支时,即可引起耳廓、耳道口及耳郭周缘的单纯疱疹,还可伴随明显疼痛,严重时可造成上述表现。对此应听取医生建议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药物治疗。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或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