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是35℃。当气温超过35℃时,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症状,应采取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可能导致机体散热功能失调,体内热量无法有效散发,从而引起体温升高。此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试图降低体温,但若环境湿度高或衣物过多,会导致汗液蒸发受阻,进一步加重热负荷,增加中暑的风险,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是35℃,高温和中暑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心悸、胸闷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疑似中暑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轻度中暑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扣,让身体散热。然后适量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但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以免引起呕吐。还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或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身体散热。也可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但不要直接对着患者吹。如果病情较重,则需要立即就医,接受专业医疗人员的治疗,医生通常会给低血压患者输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来恢复血容量。对于持续性无尿、尿毒症和高钾血症患者,医生会予以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在中午时段。同时,要确保室内空调温度适中,保持空气流通,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中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