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临床上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较多,常见的有按摩穴位、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另外还可使用中药疗法、贴敷疗法进行调理。
1.按摩穴位:如按摩神门穴、内关穴、安眠穴、三阴交穴以及照海穴等穴位,具有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缓解失眠症状。
2.针灸疗法:取阿是穴为主,配伍百会穴、风池穴、太冲穴、申脉穴、照海穴等穴位,采用电针仪通电刺激,能够起到平肝息风、解郁疏肝的作用,从而改善睡眠状况。
3.推拿疗法:主要选择太阳穴、印堂穴、头维穴、后溪穴、合谷穴等穴位,通过医生的专业手法来放松肌肉组织,并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舒缓情绪的目的,进而辅助入睡。
4.中药疗法:常用酸枣仁汤加减方,由酸枣仁、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具有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亏虚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多梦等症状。
5.贴敷疗法:将药物制成膏剂,然后贴于神阙穴、涌泉穴、膻中穴、关元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部位,可以发挥其作用在局部皮肤上,再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
上述调理措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中医科就诊,完善望诊、问诊等检查,在专业医师辨证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