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不是引起中风的原因

2023-07-11 12:43:03
闫振文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高血压可能是引起中风的一个原因,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出血性脑中风

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如果患者日常生活中常吃高盐、高脂食物,经常熬夜等可能会造成高血压,如果血压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造成出血性脑中风。患者一般有头痛、头晕、身体乏力、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言语不流利、吞咽困难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寻求医师帮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福辛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患者出血量大,可以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治疗。

2、缺血性脑中风

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经常吸烟酗酒,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脂质等成分沉积在血管壁内,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头部不适、肢体麻木、嘴歪眼斜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

建议患者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遵医嘱正确用药,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相关推荐
什么是脑中风形成的原因
脑中风一般指脑卒中,脑卒中形成的原因通常包括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等。1、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熬夜等,容易导致脑血管出现痉挛,从而诱发脑卒中。建议患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2、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如果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脑血管出现玻璃样变、纤维化等,从而诱发脑卒中。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多由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引起,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脑卒中。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肥肉、猪油等油腻食物。4、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是指大脑动脉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造成的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卒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5、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狭窄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管腔变窄,会导致脑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诱发脑卒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脑血管狭窄的程度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血压高会引起中风
血压高会引起中风。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会对血管壁造成持续的压力和损伤,使血管壁变得脆弱、失去弹性,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可能会破裂、出血,或者导致血栓形成,进而阻塞脑部血管,引发缺血性中风;也可能由于血管壁的损伤直接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中风。而且,高血压还会影响脑部小血管的功能,增加脑部微血管病变的风险,进一步促进中风的发生。高血压引发中风的风险还与血压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如果高血压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使其长期处于不稳定或较高的状态,中风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同时,高血压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进一步提高中风的发生几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压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量、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只有通过综合的管理和干预,才能有效地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高血压与中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