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过性失去意识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8-11 14:38:07
闫振文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老人一过性失去意识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低血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癫痫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正常现象

如果长时间处于情绪激动、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脑神经受到一定的刺激,容易出现一过性失去意识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适当休息后一般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2、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跟体内的血糖水平偏低有关,患者会出现心慌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昏迷。建议老人平时可以适当吃饼干、糖果等食物,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糖分,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如果脑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可能会影响血液的循环,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一过性失去意识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脑梗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抗凝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

4、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出现感觉障碍、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5、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精神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行脑皮质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