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泌尿外科
一般来说,10岁孩子尿蛋白1+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原因可能会导致10岁孩子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从而出现尿蛋白1+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孩子平时注意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改善症状。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孩子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使蛋白质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氢氯噻嗪片、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来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来治疗,同时还需要控制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如果孩子接触到过敏原,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导致肾小球损伤,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来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远离过敏原。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的一种疾病,会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损害,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来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血糖,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
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