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的侧面疼痛一走路就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5-22 10:57:41

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脚的侧面疼痛一走路就疼可能是由脂肪垫炎、骨质增生、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痛风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脂肪垫炎

脂肪垫炎是由于长期受压或过度使用导致脚部脂肪垫受到损伤,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疼痛。当行走时,压力增加,疼痛也会加剧。对于轻度脂肪垫炎,建议选择具有缓震功能的运动鞋,并确保鞋子合脚。同时,可在鞋内加入足弓支撑垫,为足弓提供额外支撑,减轻足部压力,从而缓解脂肪垫炎症状。

2.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指骨骼组织异常生长,通常发生在关节周围,当增生的骨刺压迫到周围的软组织时,会导致局部疼痛。行走时,身体重量施加于患处,加重了对周围组织的压力,因此出现疼痛。针对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建议于餐后用温水送服药物。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不当导致足底筋膜受损,炎症反应使筋膜变得紧张,进而产生疼痛。行走时,足底筋膜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疼痛加剧。足底筋膜炎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疼痛。将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足底,保持适宜温度,每次热敷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4.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反复受到拉伸或受伤而产生的炎症,当炎症累及跟腱时,会引起疼痛。行走时,跟腱受到更多的张力,可能会触发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加剧。对于跟腱炎,患者首先要立即停止可能加重跟腱负担的活动,如跑步、跳跃等,此外可将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置于跟腱部位,每次冷敷1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重复2-3次,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要注意防止冻伤。

5.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起的疾病,当这些晶体形成在脚部时,会导致局部疼痛。行走时,脚部活动增加,可能导致尿酸盐重新溶解并释放到血液中,进一步刺激关节,引起疼痛。治疗痛风的关键是控制血尿酸水平,常用药物有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患者要遵医嘱用温水送服药物。此外,饮食调整也很重要,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平时要少吃、痛风发作时不吃内脏、海鲜等食物。

为缓解脚的侧面疼痛,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并抬高患肢。若疼痛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