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急性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创伤、消化道溃疡、腹膜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异位妊娠等原因所致,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创伤
如果患者遭受到车祸、割伤、摔伤等创伤,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从而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等。
2、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出血,由于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腹膜出血
由于腹膜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炎的作用,
4、溃疡性结肠炎
若是患者存在溃疡性结肠炎,会出现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血容量不足、休克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5、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通常与输卵管妊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多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另外,建议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