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要突出哪些人群

2024-09-05 11:48:12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艾滋病防治的突出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老年人、有慢性疾病人群、医务工作者、高风险行为人群等。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

1.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虽然日常接触不会感染HIV,但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的共用针头、剃须刀等行为,都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家庭成员应避免与患者的体液和血液直接接触,特别是当皮肤或黏膜有破损时。被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严格消毒处理。

2.老年人:部分老年人可能对艾滋病的认知不足,缺乏防范意识,此类人群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可以主动告知医生自身的性健康状况,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

3.有慢性疾病人群: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身体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对于此类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自身病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4.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虽然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5.高风险行为人群:此类人群可能涉及多种高风险行为,如多个性伴侣、无保护性行为等。建议采取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同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尽量避免不洁的性生活,以免增加患病的风险。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