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若尿酸常年在450μmol/L,则属于偏高的情况,可能是饮食不当、不良生活习惯、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药物因素等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改善和治疗。
1.饮食不当:若长期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等,导致体内尿酸堆积过多,从而引起尿酸偏高的情况。此时建议患者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如,同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免加重病情。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酗酒或者过度劳累等,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容易使体内的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尿酸偏高的情况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3.肾脏疾病:对于慢性肾衰竭、多囊肾等疾病的患者,肾功能受损严重,会影响机体的正常排泄功能,从而导致大量的尿酸在体内积聚,引发上述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免疫性疾病:如果存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会抑制粒细胞介素-17的生成,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促使巨噬细胞聚集于骨髓,并释放出大量尿酸盐结晶,从而形成尿酸偏高的情况。一般可通过遵医嘱服用吲哚美辛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症状。
5.药物因素: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导致尿酸偏高的出现,此时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也可以考虑间歇给药或采用其他给药途径。
如果尿酸水平持续偏高,且伴有其他并发症,如痛风、肾脏损害等,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