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消化内科
大便拉出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引起的。
1.痔疮:如果患者患有内痔,在排便时可能会导致痔核破裂出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的症状。
2.肛裂:由于长期便秘或者是腹泻等原因,容易诱发肛裂,当患者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肛门部位出现撕裂样疼痛,并且会伴随有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外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从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可能与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对于体积较小的直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于体积较大的直肠息肉,则需要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持续性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发热、营养不良等不适现象。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秦栓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全身中毒症状等。建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如诺氟沙星胶囊、环丙沙星胶囊等控制感染;也可用蒙脱石散止泻。若为重症细菌性痢疾,需及时就医静脉补充电解质和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具体诱因后给予针对性处理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