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一般情况下,骨关节炎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镜检查,具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
1、病史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等因素有关,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关节疾病。
2、症状体征
骨关节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压痛、僵硬、肿大、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
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检查、类风湿因子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可以明确骨关节炎的具体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5、关节镜检查
通过关节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关节软骨的损害程度,以及滑膜的情况,对于骨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若确诊为骨关节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