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一般不会导致血小板偏高。但也不排除某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血小板偏高。
缺铁性贫血是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的贫血,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等症状。而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主要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能够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缺铁性贫血与铁元素摄入不足、需求增多、丢失过多等原因有关,并不会导致血小板偏高。
而血小板是一种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细胞,其数量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如感染、手术后等情况,血小板的数量会有所增加,以应对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血小板轻度升高。
建议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菠菜、木耳等,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好处。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