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镇痛灸的作用和功效一般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消肿散结等。镇痛灸一般需要贴12小时到48小时。镇痛灸是一种理疗方法,主要是利用艾灸所产生的热量,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温经散寒
镇痛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达到祛风散寒的效果,可以改善体寒引起的腹部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2、行气通络
镇痛灸还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腰背疼痛等症状。
3、扶阳固脱
镇痛灸还具有扶阳固脱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阳气不足引起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可以通过贴镇痛灸的方式进行处理,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4、升阳举陷
镇痛灸还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腹胀、腹痛等。
5、消肿散结
如果局部受到外伤,导致局部肿胀或者是淤血,此时可以通过镇痛灸进行消肿止痛,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镇痛灸时需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免因受凉加重病情。同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上述理疗方式操作,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局部皮肤损伤的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镇痛灸,以免导致皮肤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