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头晕出现右耳耳鸣

2023-07-09 16:52:53
党华

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起床头晕出现右耳耳鸣可能是睡眠不足、神经性耳鸣、外耳道炎、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1、睡眠不足

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过于劳累,使大脑无法得到充足休息,从而引起起床时头晕的症状,同时并伴有右耳耳鸣。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可缓解不适症状。

2、神经性耳鸣

如果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可导致耳蜗受损,引起神经性耳鸣,同时伴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平时应避免接触噪音,不可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外耳道炎

如果平时个人卫生不注意,导致外耳道皮肤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会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外耳道炎,炎症会刺激外耳道黏膜,导致局部充血、肿胀,严重时会引发耳鸣、耳痛、耳闷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丙沙星片、头孢氨苄胶囊等药物治疗。期间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抓挠。

4、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属于一种耳源性眩晕疾病,期间会导致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地西泮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5、脑供血不足

如果患有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使大脑缺氧,引起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耳鸣,耳朵嗡嗡响是怎么回事
头晕、耳鸣,且耳朵嗡嗡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以及病理性因素如贫血、高血压、颈椎病、中耳炎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1、生理性因素睡眠不足:长时间熬夜或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头晕和耳鸣。过度劳累:身体或精神的过度疲劳,也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情绪波动:情绪过于激动或紧张时,也可能出现头晕和耳鸣的症状。长期噪声暴露:当声音超过人耳可承受的最大分贝如90分贝时,内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损,造成耳鸣和头晕。2、病理性因素贫血: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红细胞容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脑部缺氧,进而出现头晕和耳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上升时,可能导致脑部血管收缩、硬化,造成脑部缺氧缺血,引发头晕和耳鸣。颈椎病:颈椎病患者可能由于颈椎压迫神经或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由于炎症导致中耳腔内有分泌物或积液,也可能引起耳鸣和头晕。神经性耳鸣:无明显原因或诱因的突然发病,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梅尼埃病:以内耳膜迷路积液为主要病理特征,可能导致波动性耳鸣、头晕等症状。前庭神经元炎:往往和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病人在发病之前可能会有感冒病史或者其它发热病史,之后出现头晕、耳鸣,主要是前庭神经受到感染所造成的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小脑、脑干或颞叶系统的疾病都可以出现眩晕、耳鸣的表现,病因包括颅内的缺血、颅内的炎症,以及颅内的肿瘤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如KTV、工厂等,避免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还需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雷雳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出现耳鸣是怎么回事
耳鸣头晕可能是由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耳硬化症、听神经瘤、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1.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耳源性眩晕,当耳蜗和前庭受到累及时,会导致耳鸣、眩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倍他司汀等抗组胺药缓解不适症状。2.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可能由血管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影响听力和平衡觉,从而产生耳鸣和眩晕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地芬尼多片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耳部供血不足状态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3.耳硬化症耳硬化症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中耳道骨质代谢紊乱疾病,在病变部位发生钙化后,会影响声音传导,进而诱发耳鸣和眩晕的现象。针对此病症,可以考虑通过镫骨切除术来扩大中耳导声结构,恢复正常听力。4.听神经瘤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的肿瘤,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压迫到前庭神经时,会引起耳鸣以及眩晕的情况发生。对于听神经瘤,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经颅开窗法听神经瘤摘除术、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岩骨次全切术等。5.高血压长期血压过高会对脑血管造成持续压力,使脑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大脑正常供血,此时就会出现耳鸣、头晕的症状。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水平稳定。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必要时,应尽快就医进行磁共振成像或听力测试等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谢金源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