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抗血栓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2023-08-10 13:47:36
朱鹏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长期吃抗血栓药物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1、胃肠道不适

抗血栓药物一般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可以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但是抗血栓药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2、出血

抗血栓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聚集过多,从而出现出血的情况,比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瘀斑等。

3、肝肾功能损害

抗血栓药物一般需要经过肝脏以及肾脏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脏以及肾脏负担,从而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

4、血小板减少

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从而诱发紫癜、皮肤瘀斑等不适现象。

5、血压升高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血栓的药物,可能会使体内的血压有所升高,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不建议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

相关推荐
防血栓针有什么副作用
防血栓针一般指的是抗凝血针,可能会出现头晕、出血、过敏、肝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等副作用。1、头晕抗凝血针能够起到预防血栓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头晕的目的。2、出血如果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使用抗凝血针后可能会导致脑部的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量比较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出血量比较多,则需要遵医嘱及时停止用药。3、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而且对抗凝血针中的药物成分过敏,此时使用抗凝血针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等,甚至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药,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4、肝肾功能损伤抗凝血针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抗凝血因子过量,从而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5、心律失常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血针,可能会导致心脏部位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使用抗凝血针时需要注意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抵抗力,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