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中医内科
中医上血气低一般是指气血不足,可能是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长期患病、情绪波动大、手术等原因导致的。
1、先天体质虚弱
如果患者在胚胎时期,母体缺乏营养,可能会导致胎儿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引起先天体质虚弱的情况,从而引起气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建议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红枣、猪肝等食物进行调理。
2、饮食不节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体内营养摄入不足,也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
3、长期患病
如果患者存在久病不愈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身体正气受到消耗,引起气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建议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情绪波动大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气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5、手术
如果患者进行了胃部手术或者是人工流产手术等手术,会导致脾胃受损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导致气血不足的情况发生。建议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以及注意休息,一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就能够逐渐恢复正常。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还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豆制品等;还应该适当的参加一些户外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